匠心涌起,瓷器似水出芙蓉

陶艺之旅——感动与启迪——梁慕宁


去景德镇游玩,眼前展现的是一个陶瓷的仙境。我沉浸在陶艺的海洋中,感受着每一件精美的陶瓷作品所带来的艺术冲击。在这个神奇的地方,我不仅欣赏到了众多好看的陶瓷作品,还有幸采访了四位备受赞誉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展示了无穷的创意和技艺,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与此同时,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我们一起参观陶瓷博物馆,探讨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分享着对陶瓷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还要感谢老师们的细心教导。他们不仅带我们去见了众多当地有名的艺术家,还亲自传授给我们拉胚、上釉、上青花瓷颜料以及乐烧的技巧。他们耐心细致地解答我们的问题,引导我们在艺术中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不仅学到了陶瓷艺术的知识,更是历经一番努力,完成了一件属于自己的作品。

这次旅行不仅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我内心的柔软被触动的时刻。我发现,在这个陶瓷的世界里,我能够发现自己的热情和才华。而与项目的同行者们相处的每一天,都让我感受到无尽的温暖和支持。我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梦想和目标,更是在彼此的鼓励下,不断追求进步。正是在这种相互支持与鼓舞下,我逐渐明白,自己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与他人分享、为他人带来快乐和启发。

景德镇之旅给予了我无尽的惊喜和震撼,让我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归属。我相信,这次的旅行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记忆之一,也将为我未来的艺术之路指引着明亮的方向。

陶韵岁月——陶瓷匠人的传承——宋婧雯

七月末旬,我来到了景德镇,开始了志愿者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体验到了交新朋友的喜悦,了解到了景德镇瓷器的源远流长,同时我也深深地敬佩景德镇老匠人的技艺与付出。

活动的第一天我们跟随老师一起去了中国陶瓷博物馆,这里陈列着各种各样从古至今的陶瓷作品,时间长河并没有洗去这些作品的美丽,展柜中的作品依旧晶莹洁白。在博物馆中的陶瓷作品根据时代陈列在不同的展馆中,每一件作品都在展示着陶瓷文化的魅力。走过一个又一个展馆,一件件陶瓷作品彰显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与习惯,历史长河在眼前展开,这些陶瓷作品像是时间的媒介一般将古人的生活的样子带到了现代,这种感觉十分奇妙,同时我也再次感叹古人的智慧。

后面的活动中我们又去了中国古窑民俗博物馆,在其中我们参观了详细的制作陶瓷的工序,看到了制作时老匠人们细致的操作,他们娴熟的动作和高超的技艺让我深感敬佩,一圈下来我见证了一团泥巴经过一道道工序在师傅们的手中逐渐变成了一个精美的青花瓷碗。制作陶瓷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对于手工艺的热爱与专注,老手艺人们便是如此对待陶瓷制作,产出一件又一件精美的陶瓷作品。

在活动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一部以景德镇或陶瓷为主题的纪录片,为此我们一起采访了4位陶瓷制作的老匠人,在采访老匠人的过程中也让我得到了许多启发和思考,我深刻地意识到陶瓷是一门需要时间、耐心和经验的手工艺。每一个作品都承载着陶瓷师傅们的心血和智慧。他们不仅仅是手工艺人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7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当活动将近尾声,即将与朋友们离别,心中涌上了一丝复杂的情感,回想这几天大家一起熬夜赶进度的日子,我们一起合作,一起成长,最终创造出令人自豪的成果。虽然离别总是难免的,但是我们的友谊会一直保留在心中。

时间的齿轮,奈不过文化与人心——曾景达

时间缓缓凝结,内心也渐渐沉静。或许始于同制瓷大师们的细细交谈;或是同学之间的欢声笑语;抑或是对瓷器文化的向往。踏入景德镇的瞬间,第一次感到欣喜盖过了任何事物,仿佛忘记了一切。

还记得第一次前去乐天陶社工作室的时候,惊叹于周围数不胜数的瓷器,陶醉于窗外零落的树叶,震撼于墙上的种种瓷器海报,景德镇带来的震撼却远不如此。在博物馆中,各朝各代直到明国时期,各式各样的瓷器被我们尽收眼底,令我无不感叹瓷器所传承下来的神韵。第二天的采访,自踏入刘远长老爷爷的前院,一阵悠然深邃之美扑面而来,其楼上的展示作品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刘老所作瓷器简约的艺术魅力。走进钟友健大师的工作室中,艺术的气息则显露的更为直观,屋室虽小,却盖不住瓷器文化的气息,整齐叠放的瓷器和角落的拉坯台又是一番别样之美。两日如流水般逝去,我们也学习了乐烧,上釉,青花等等技艺的相关知识。紧接着,我们便前去到张春荣大师的工作室中,她生于制瓷世家,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传承之路,那样对传统美学的极致追求令我无不震惊于中华文化的魅力。最后,我们来到了Josie Martin大师的工作室,也就是乐天陶社工作室,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她创造The Giants House的初衷,也知晓了她对传统和现代陶瓷艺术的看法。七天,是那样的漫长,也是那样的短暂。

“万千银河无限延伸,过去犹若星海一粟。”从雏形到记录片的开头,这个想法已在我的脑海中重复了无数遍,而我却并未厌烦。每天当夜幕诞临时,我们小组四人便开始了忙碌。一边是ppt的制作,一边是纪录片的剪辑。我在手机上不断整理着可用的素材,同时还需提炼出第二天采访时要用到的问题,四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次日清晨,拿上一个座椅坐在大师面前,周围的灯光与瓷器融化了我浮躁的内心。回过头来才发现,原来并不主动担责的我,竟也主动揽下了采访,剪辑等任务。默默聆听着刘远长大师等四位对过去传统和未来新潮的看法,原本对传统文化感触不深的我,也终于理解了真正的匠人精神,那并不是何种远大的追求,而是每一位匠人对美学,对技艺的极致追求之执着。七天时间,想记录周边的一切,时间却只允许我将一切都凝结于一张泛黄的照片中。

时间犹若加速,内心已久久不能平静,或许结于和大师们道别前最后的合照;或是离别前透过车窗望向同学们的最后一瞥;抑或是对最纯正的瓷器文化之境的告别。离开景德镇的瞬间,第一次感到遗憾盖过了任何事物,忘记了其他,却唯独记得这段美好的回忆。

想做的有很多——谢琸源

“老师,请问您有带过学徒吗?”

“以前有的,但是都走了。”

张春荣老师,是陶瓷镂雕工艺的传承人,她将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陶瓷事业,有着数不胜数巧夺天工的作品,却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微蹙的眉间却掩盖不住内心的无奈。

我想,这是许多老匠人的遗憾,自己有着巧夺天工的手艺经验,却找不到专心致志的传人。在和张春荣老师面对面交谈之前,我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停留在知道,了解,但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但从她的言语中,我切身地感受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有太多太多的传统技法被抛下,被更高效的机器、工厂所取代。每每想到,无数先人们穷尽一生研究先进的技法,精巧的手艺,会消散在时间的长河中,心中总是泛起一道涟漪。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对于这些理应受到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是运用当下的流行方式来帮助他们宣传,还是发挥自己的特长,呼吁更多的人动身参与到这场快节奏生活与传统文化的“战役”中呢?我想,都可以。

我们拍摄的纪录片,可能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或许无法引起别人的思考,但,它已经达成了最初的目的,因为我们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启发,或许是在与老匠人交谈的过程中,也或许是被传统手工艺精巧复杂程度所震撼的时候,也可能是被老一辈艺术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折服。

正如王力宏歌里所说“一点点改变,有很大差别,你我的力量,也能改变世界”。所以,动起来吧,加入我们,为了中华璀璨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